《我们与恶的距离》影评

《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台剧最近看的非常入迷,难得有个感兴趣的题材影视剧,写一写影评和我自己对于部分内容的感想。

2016 年 3 月 28 日上午在台北市,一个 4 岁的小女孩,乱刀之下,身首异处。她没有仇人,也没冒犯谁,原因只有一个——凶手随机杀人。小女孩的妈妈,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她不希望杀死凶手,而是想了解这个人,为什么一步步变成凶手,他经历了什么,他怎么想的……这些,不能让女儿起死回生,但是能为预防出一份力,能拯救其他孩子。

——《我们与恶的距离》改编自这个真实案件。

观感和话题简述

先说下观感,我这人不认什么明星,对于某个个人没什么兴趣。但是全剧中所有人的演技可以说是全程在线,没有太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这点就直接反映了该剧的质量很高。

主要想说的是这个剧讨论的话题。本剧讲了很多大陆剧导演拍不好或者说是不敢拍,我们日常生活中却要面对的一些话题。全剧由一个影院无差别杀人案开始讲起,引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与社会对于这类人群的管理到后来的原生家庭教育、夫妻关系等生活问题引发我们的价值观的思考。

20190630195417.png

随机杀人案的死刑裁决·人权还是民意?

我们从一切的开始——影院无差别随机杀人案说起。

两年前作案者李晓明使用自制枪械在影院中进行随机扫射造成 9 死 27 伤。该案由刑事律师王郝担任被告辩护,作案者一审死刑,但王郝律师为了查明真相,也就是这个人的作案动机,为其做精神鉴定,这个流程将其死期延长,由此引发舆论的不满与攻击。

民意认为其社会性质恶劣,应尽快处死以平民愤;王郝认为这个人是一个犯罪心理的良好研究对象,因为无差别杀人案的作案者心理正常难以理解,我们应该查明这种作案心理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将他们一杀了之。只有了解了他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遭遇之后才能推断这个人的犯罪心理来源,避免这种犯罪心理的产生,才能永久避免这类案件的发生。所以他选择做被告辩护律师,就是想问出作案者的理由。

然而在王郝历时两年的筹备精神鉴定材料凑齐当天还没来得及交给检察部门,最高院下令立即执行李晓明的死刑,这个案件就这样结束了。受害人家属永远见不到亲人,王郝没能得到他想问的答案,我们永远不知道李晓明的作案动机,而民意则认为正义得到了伸张。

在一些法学发展比较前沿的西方国家,比如加拿大,已经废除了死刑,因为惩罚一个人的罪行,用野蛮人的逻辑把他简单的杀掉并不能解决社会的问题,并且对于他本人来说,杀了他也就再也不可能改正,再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与法律教化人们遵纪守法、相信每个恶人可以改邪归正的初衷违背。知乎就有这个讨论问题:法学界为什么有许多学者一直在为废除死刑而努力?

现代司法体系与封建私刑的区别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体现在人权上,就是虽然作为死刑犯,但其依然具有司法救助权利,被告辩护律师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我们一直有句古话是“杀人偿命”,但现代法律死刑的意义不是为了简单地将这个危害社会的人杀掉,引用后来王郝本人的话来说,“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保护民众的方法居然是处死一个人,借由法律合法的杀人,这不可笑吗?”

王郝就是这个观点,他不是说李晓明不应该被判死刑,而是认为找到作案者的动机是比死刑裁决更有意义的事。这个剧中我觉得王郝是作者想借以表达的人物,因为这个人正义的太过理想化。民众在二审公诉后对王郝攻击泄愤的行为也不难理解,因为你是在为恶人辩护。(其实这也就是典型的网络暴力的根源。

民意当然没有作为精英阶级的律师这样的思考,不理解律师为被告辩护的坚持。这也是日剧《legal high》中抛出的那个问题,请问民意是正确的吗?法院在裁决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的社会案件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给予民众怎样的警示去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我想这或许是作者想让我们思考的。

(个人观点)

当然以上讨论是我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的。我本人从没有支持过废死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以现代的教育水平和政府对于受害者家属的关怀支持远不足以满足废除死刑之后的善后工作。而我国因为经济发展不足以废死之后的监狱管理、教化问题也没有具体实施,因此我认为这反而保留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依罪量刑的严谨性。

案例:今天的杀人犯满口金句,三个辩护律师被他说得撂挑子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表面还是深入?

剧中的“品味新闻台”明显花了很重篇幅描述电视台的工作状况:忙,直播间时间精确到秒;抢,抢到头条的媒体才可以获得最高收视率;偷,有些新闻需要记者自己挖掘,说白了就是不正当拍摄或强行采访偷新闻报独家。而大环境下的新闻圈却是竞争压力很大,不搞这些手段收视率排不上前列。

品味新闻台也是一个所谓的“无良媒体”形象,从 News 哥对话得知,品味新闻台平时就是报道各种花边新闻、标题党新闻、明星绯闻等边缘新闻。有个情节是车祸撞死女学生案件被宋乔安(主编)改为“车祸撞死台大女高材生”这种明显炒话题的新闻。

品味新闻为了收视率刻意针对李晓明案件对李晓明家人进行围堵式的采访,逼得李父母隐姓埋名到乡下生活,李妈天天戴口罩卖粽子,李父整日酗酒逃避生活,李大芝(真名李晓文)因李晓明事件退学后找工作困难。李晓明做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死刑罪有应得,但其家人却要为他的罪过不停付出代价,这对其家人是否公平?

被害者家属堵在应思悦的奶茶店门口对李大芝扔鸡蛋,“我们的孩子因为你哥死了,而你却能好好工作,这公平吗?”看到这里我也有些动摇了,从法律角度看,李晓明的事情理应不关他家人的事;但从现实中思考,如果我是被害者家属,我会放过李晓明的家人吗?可能也不会。这就是这个剧伟大的地方,它能刻画出人性的真实,而且会把问题交给你自己思考。

回到话题,品味新闻台在这里做了什么,他们作为新闻媒体,没有保持中立的报道,而是通过跟进李晓明家人、公布李晓明家人的住址信息等行动刻意将话题引向舆论的一边,制造收视率。我认为这里品味新闻台就违反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他们本可以协助王郝查明李晓明犯罪的原因,做一个犯罪心理的专题来预防无差别杀人犯罪,但他们没有,品味新闻只做了公布李晓明家人近况的详细报道,侵害了他们的隐私,给他们故意制造了困扰。

所以对于这个话题,我想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深入报道,但是应该是就事论事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报道上应该保持中立,将公平的裁定权交给法律而不是群众舆论。

精神病患者的权利·个人还是不正常的群体?

这部分我觉得剧本作者想说的应该不只是精神病人群体,他可能想说的是给某种群体贴标签的刻板印象现象。后来看到这个采访图,好像确实是这样。

剧中是以应思聪突发思觉失调症(即精神分裂)开始这个话题,他的姐姐应思悦从没有放弃过治好他,但周围的人都不相信,可能甚至包括应思聪自己。人们总是认为,精神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得了这个病的人与我们正常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充满攻击性与狂躁情绪,所以尽量远离或避免接触精神病患者。剧中王郝的妻子美美在过马路时因为应思聪的接近而摔倒流产,但应思聪只是想扶她起来。

剧中的精神病患者往往不被人认可、工作受歧视、生活中被远离,医生出面解释很少(5%)的病例才会有攻击倾向,但并不能改变公众的印象;应思聪本人也受幻觉影响在精神分裂中挣扎。所以看得出来剧本作者还是很正面的争取精神病患者的利益。

我们为什么远离精神病患者?是因为他们有几率产生暴力行为,威胁自身安全。但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他是精神病患者,不去了解这个人实际有没有伤过人,直接贴上“远离”的标签的人群。类似待遇的有很多,比如“女司机”“女博士”等,这些词被故意赋予特殊意义,制造人们的刻板印象。从政治正确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撕掉标签,将他们视为一个人,一个和我们一样只是情况、习惯等有些不同的人看待,消除刻板印象;(个人观点:)从现实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这基本不太可能实现,现代人这么忙,哪里有贴标签来得快速方便,哪有时间详细了解这个人的内心。。。

但就事论事来说,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度似乎已经远远超过媒体宣传的进度,最近的案件甚至反向宣传,杀人案件被告出示精神病史证明就可以在法庭上获得减罪,所以我们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到底是一视同仁彻底远离精神病患者群体还是有所辨别可能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答案了。

原生家庭教育·你为什么会认为你是对的?

主线剧情之外还有一个令我很在意的地方,就是剧中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这里明显用了较多篇幅描述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多少可以看出台湾人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宋乔安在儿子丧生后一蹶不振,性格发生很大变化。私人生活变得混乱,下班酗酒(剧中狂喝威士忌)在新闻台中的工作虽然业绩不错但明显是打压下属。后面的剧情最终解释了:她因为接公司电话后独自离开电影院,此时儿子发生李晓明案件丧生,因为没有在儿子身边导致后面无限自责,缺失安全感。我觉得这样一个母亲是可以理解的,这不是偏执或是她本人的性格,而是作为悲痛的母亲的应激反应。有性格有感情有弱点才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真实。

更重要的是刘昭国这个角色,我觉得在这个家庭中刘昭国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身为受害者的父亲他同样不能原谅李晓明及李晓明家属,但他愿意协助李晓明的辩护律师,他说他不在乎李晓明死刑或不死刑,但他想知道真相。一般受害者家属基本上巴不得加害者即刻死刑,但他只想知道真相。也许对他来说反正李晓明死不死都换不回天彦,但如果能知道李晓明究竟为什么杀人,至少天彦就不算死的太不明不白。一段破碎的婚姻要修复很困难,乔安因为失去天彦无论面对工作或家人态度强硬言语尖锐,和昭国总是说没几句就吵架,昭国也不太愿意住在家里,但他想挽救这个家庭,他有修补的诚心,更实际付出行动,即使乔安一开始不太接受但他没有放弃,他很努力跨出第一步,终于乔安也踏出下一步,也许修补一段婚姻不见得困难,难的只是必须双方都愿意面对。

就在宋乔安婚姻即将破裂的时候还是刘昭国通过回忆给了乔安一个情绪的出口,缓解了悲痛情绪,也和女儿渐渐好好沟通,避免了家庭破裂的悲剧。

生活中常见的结局可能是丈夫也十分悲痛,但妻子不理解不沟通,关系冷淡最后离婚收场。剧里刘昭国用行动证明了“沟通比逃避有用”。我看了这个剧后最有启发的就是这点,怎么做才能像刘昭国一样化解家庭矛盾呢?答案可能就是我自己提出的问题“你为什么会认为你是对的”,不论是威胁还是吵架还是教育小孩,老一辈人由于时代原因可能以为自己做的总是对的,按自己的方式教育肯定没问题。然而时代的发展造成晚辈的代沟就是无法理解,所以不听也不服。我认为换个语气、换个方式、换个环境可能沟通会比吵架更有效果。我以后成为家长时也尽力记住这个剧的观念,以更亲切的方式教育。同时也被台湾先进的教育观念震撼,台湾民众能看到这种价值观的电视剧,还是说明他们在这方面是比大陆先进很多的。

其他话题

这个剧不是剧场般的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推演,而是所有问题同时抛出。除了以上我认为非常典型的话题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话题:

  • 网络暴力,不负责任的猜测评论
  • 社区精神病院的管理问题
  • 独立女性是否结婚的选择
  • 事业与家庭如何权衡
  • 罪犯家属的心理咨询
  • ……

这些话题大多也没有答案,也留给观众自己思考。

我们与恶的距离

电视剧没有给明确的答案。最后李晓明的父母也说了,对于李晓明的杀人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自恋型人格,也有说是反社会人格。

电视剧的重点也不是讨论李晓明的杀人原因,只是以此为线索说明人们与恶之间到底存在多少距离。

李晓明是恶人,
那他的父母是不是恶人呢?
他们无意间有没有促成李晓明的犯罪呢?
报道李晓明的新闻工作者是不是恶人呢?
他们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对于李晓明家人的伤害呢?
坐在电脑前的我们是不是恶人呢 ?

我们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是罪恶的本身?——正如王郝所说,“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谁有标准答案?”

我想这就是作者想留给我们最终的提问吧。

后记

李晓明犯罪动机到底是什么,这个剧到最后也没说,知乎有个问题是讨论这个话题的问题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李晓明为什么杀人?

人性是很复杂的,很难说人类是否性本恶这种决定论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他在大学时被父母逼选专业应该是造成了这个结果的一大主要因素。可能就像很多单亲家庭的人性格中总会有某些难以掩喻的缺陷一样,家庭是造就一个人性格的主要原因。(纯属个人理解

这个剧真的十分精彩,他没给标准答案却把问题递给了观众。我觉得这种能引发人思考的剧才是有看点的,直接给标准答案的,不是宗教就是政治。

希望大陆也能有朝一日拍出观念灵活点的电视剧吧。